红楼梦若干问题问答Ⅱ

六十一回

学者王昆仑评平儿时指出:“艰难的处境和善良的性格是极其矛盾的,平儿的全部故事都从这种矛盾的法则中发展出来。”作者设置了诸多艰难的处境,也为人物施展拳脚搭建了舞台,平儿在夹缝中作了很多关于“智慧”的精彩表演,你能记得哪些和这个评价相关的情节?

在玫瑰露丢失事件中,最后事情到了凤姐处,凤姐要求平儿查清。平儿查清真相是彩云为贾环偷取后,考虑到赵姨娘出事会伤及其女探春,于是同意让宝玉把事情应下来,同时让彩云承认了错误,顾及了各方颜面,妥善交差。坠儿投偷虾须镯事件中,平儿也八事情按在了宝玉房中,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。

六十二回

作者非常善于用描写经典场景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。试比较“湘云醉卧”与“黛玉葬花”在描写方法上的异同,表现出各自怎样的性格特征?

作者描写湘云醉卧时是热闹欢快的,众人看到又是爱,又是笑,她还“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,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,手中的扇子在地下,也半被落花埋了,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,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”,都凸显其爽朗豪放,活泼随性的性格。而黛玉葬花则是孤独,冷清,萧条的,体现黛玉清高、敏感、忧郁的性格。

六十三回

《红楼梦》“草蛇灰线”的艺术手法之一就是“谶语法”。具体可分为诗谶、谜谶、戏谶、语谶四种。这一回的“占花名儿”属于诗谶范畴,即以花名签子所携诗句为谶,补写出红楼部分女儿的命运。试以香菱、袭人抽到签上的诗句作一简要分析,看所暗示或预言的命运。

香菱抽到的是“连理枝头花正开”。此句出自南宋女词人朱淑贞的《落花》诗:连理枝头花正开,妒花风雨便相催。愿教青帝常为主,莫遣纷纷点翠苔。作者深意其实在第二句,预示香菱虽然得薛蟠一时得喜爱,但薛蟠得正房夫人夏金桂是看不得这朵美好姻缘之花的。香菱难逃夏金桂的妒忌之心,最后只能被夏金桂的风雨催落枝头,暗示其最后被虐待致死。

袭人抽到的是:“桃红又是一年春”。同样地,作者的深意不在这一句中。这句出自南宋谢枋得的《庆全庵桃花》:寻得桃源好避秦,桃红又是一年春。花飞莫遣随流水,怕有渔郎来问津。其中,“寻得桃源好避秦”暗示其后来与蒋玉涵组建家庭,避开贾府衰落的冲击,后来还资助了宝玉、宝钗夫妇。

六十四回

宝黛爱情,何尝没有话多的时候。可是,到了此回(这一阶段),宝玉来看望黛玉竟“话有些难说”,为什么?是他们该说的、能说的都已经说尽了,还是有些话是不能说、说了也没用,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?像这样,心中纵然有千言万语,却只能默默无语,默默“对泣”,是一种怎样无形的力量或者威压,让他们如此无奈和伤痛?请试作分析。

宝玉知道黛玉伤感,但又怕劝慰会更让黛玉难过。二人心心相印,自然明白对方在心里担心自己,说多破坏感情,因此“对泣”是最真挚的表达方式了。宝玉也担心自己宽慰黛玉时,会不自觉将对黛玉的爱慕之情流露出来,让外人察觉二人之间的私情,这在贾府这个礼教森严的家族中是严重不合规矩的。这种约束人自然情感的封建礼教是“无形的力量或威压”。

六十五回

这一回写贾琏偷娶尤二姐,贾珍来想与尤三姐鬼混,展现了贾府乌烟瘴气的生态。其中,尤三姐站在炕上,对贾琏、贾珍发表独具风格、义正词严的声明,简直就是对这畜生不如的兄弟俩的“宣判词”。试分析这段“宣判词”,尤三姐有怎样与众不同的性格?

她用“泼辣”保护自己,扬言要会会凤姐,大口喝酒,并点点明自己知道宁国府的一些龌龊细底,让兄弟俩不敢轻视自己。这反映出尤三姐有底线,有节操,敢抗争,不甘于同流合污的性格特点。

六十六回

有研究者说,柳湘莲是一个立体化而非脸谱化的游侠形象。他有离经叛道、率性洒脱、重情重义的优点,可也有生性多疑、以恶看人的缺点,而后者则直接导致了尤三姐之死。你认可这种“生性多疑”呢?

我不认可这是生性多疑。柳湘莲固然应该对尤三姐之死负责,但他退婚的原因并非生性多疑,而是尤三姐家名声败坏,柳湘莲爱惜羽毛,不想与这样的家庭产生瓜葛,所以才酿成惨剧。

六十七回

第六十四至六十九回,主要是写尤二姐、尤三姐的故事。本回却在中间插入“见土仪颦卿思故里”一节,还叙了些“葡萄防虫法”之类的闲话,作者如此安排用意何在?

薛蟠从江南带回许多礼品赠与宝钗,宝钗又转赠黛玉,黛玉睹物思乡。这一情节塑造了薛蟠有情有义的一面,使人物更加立体丰富。闲话的描写让读者对大观园内的景致了解更多,为后文提供线索。

六十八回

这一回,我们见识了一场由凤姐精心策划、剧情张弛有度、手法游刃有余、表演逼真到位、过程滴水不漏的大戏。那么,请你梳理一下。凤姐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让尤二姐上套、入笼、受虐,然后又如何逼使张华到衙门里去状告贾琏,最后再如何彻底制服宁府决策层的。

凤姐先是登门拜会二姐,放低身段,仿佛亲生姐妹,好声好气将二姐请进大观园住,让二姐放松警惕,同时将二姐置于自己的势力范围。进了府后,凤姐表面依旧表面对待二姐和气,暗中指使下人刁难,尤二姐这是孤立无援,完全任由凤姐摆布。然后让张华将事情捅到官府,借助官场上的舆论压力,站在国孝家孝不得娶亲的道德高点,到宁国府中哭闹,拿到银子补偿,利用此事作为宁国府众人的把柄,达到其震慑贾琏的目的。

六十九回

有人梳理统计,《红楼梦》一书共写了 33 个梦境。其中往往是在人物思虑、心理堵塞处,便以入梦来解之。如第一回甄士隐梦见一僧一道……这一回尤二姐梦见“小妹子手捧鸳鸯宝剑前来”。作者一路写来,处处点出梦的泡影。那么,作者在书中一次次写梦境,是想提醒世人什么呢?

梦往往对情节有暗示作用。如秦可卿警告凤姐置办实业,尤二姐梦见自刎的小妹,说明她也命不久矣。作者频频将现实生活与梦境混合是想说明,人生中追求的功名利禄有时如梦般虚无。所谓人生如梦,不必在意身外之物。

七十回

这一回的柳絮词,与前几回的海棠诗、菊花咏一样,都有着精美的艺术技巧,缠绵悱恻的抒情方式,在刻画人物性格和表达感情方面,都起着重要作用。请选择湘云的《如梦令》、探春的《南柯子》、宝钗的《临江仙》略作分析,说说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。

湘云的《如梦令》展现了她对春光、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生活情趣,展现了她恣意欢笑的性格、探春的《南柯子》写出了她对春光易逝,花草凋零飘散的惋惜,也是她对姐妹终将分离的忧伤, 宝钗的《临江仙》 体现了她与众不同的积极进取。

七十一回

本回写贾母八旬之庆是本书写过生日最浓重的一笔,时间之久,场面之大、规格之高、活动之多、送礼者之众、贺礼之名贵,就首推这一次。然而这看似热闹,却也来去匆匆,先是南安太妃说身上不快,先要告别;接着是北静王妃略一坐也就告辞了;最后贾母自己也说:“你们也乏了,我也乏了……”贾母的“乏了”有何暗示?

贾母身体不如从前,对维系大家族也感到些许厌倦。贾府地位下降,达官显贵态度也不如从前,为贾府衰落埋下伏笔。

七十二回

这一回,作者写贾琏想让鸳鸯“暂且把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来,暂押千数两银子,支腾过去”,贾府要应付皇宫里太监们的索要,以及凤姐梦人夺锦等情节。作者想透露怎样的信息?

贾府面临财政危机,入不敷出,管理混乱,款项随意挪用。家族里有人欺上瞒下,靠偷获取钱财,不再团结,是衰落的伏笔。

七十三回

作者写宝玉披衣夜读,使得一房丫鬟们不能入睡,忽又听得芳官惊叫,使宝玉受到惊吓并惊动了贾母。细查原因,威严依在的贾母决定严查聚赌。作者设置“贾母查赌”的情节,用意何在?

说明贾母对于家族前途命运的不安与隐忧,同时突出了大观园管理混乱,下人散漫随意,而管理者并不能掌握实际情况。这也为抄检大观园埋下伏笔。

七十四回

有人说,这一回“抄检大观园”,是作者精心建构的理想世界、宝玉和少女们的人间乐园被毁灭的开始,也是之后贾府被抄家的预兆和小规模预演。你认同探春说的“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,才能一败涂地”的说法吗?请说明理由。

正确。抄检大观园将大观园中种种黑暗面,如抄查过程中的口角,婆子们的势力,司棋的私情等等都摆在明面上,让世俗龌龊事玷污了这个“理想世界”。抄件也更加剧了贾府人心不齐的问题,凤姐病倒,探春与王夫人离心,宝钗搬走,许多丫鬟被撵都与抄件有关。

七十五回

这一回所写的中秋夜宴在贾府中颇有“最后的晚餐”的意味,但夜宴的排场“月明灯彩,人气香烟,晶艳氤氲”。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?

表现当下处于财政危机下的贾府还只知道寻欢作乐,讲究排场,空口华丽外表,人心愈发不齐,每人都有自己算计,预示贾府最终树倒猢狲散的命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