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历史先秦至秦汉重要概念梳理

旧石器时代: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。

新石器时代: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。

原始人群: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,开始于从猿到人的过渡。

母系氏族社会: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。生产力低下,成员共同劳动,成果共享。

父系氏族社会:建立在父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。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,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,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。

禅让制:统治者生前便将位置让给别人。

奴隶制国家:以奴隶主为统治阶级的国家。

世袭制:统治者依据血缘关系传承权力。

干支纪日法: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,世界上延续至今最长的纪日方法。

甲骨文:商人在龟甲、兽骨上刻写的占卜记录。

内外服制: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,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。

分封制:由君主给宗族姻亲、功臣子弟分封领地的制度。

宗法制:宗法制是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。

国人暴动:公元前841年,周厉王贪财好利,为政暴虐,引发了“国人暴动”。

共和行政:周厉王出逃,大臣召公、周公共同执政。

奴隶主土地国有制: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和臣民,土地不能随意买卖。

井田制: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,整治规则,有沟渠灌溉。

列国纷争: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间进行了大量争霸和兼并战争。

春秋五霸:春秋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。

三家分晋:晋国的韩、赵、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。

田氏代齐:齐国大夫田氏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。

战国七雄: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、秦7 个大国。

华夏认同:华夏作为文化、政治实体,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周边民族所认同。

铁犁牛耕: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出现,铁制农具广泛使用,牛耕也得到推广。

商鞅变法:秦国商鞅为了富国强兵发起的变法运动

君主专制:君主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。

“仁”:孔子思想核心观念,意为关爱他人,进而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,爱惜民力,“为政以德”,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。

百家争鸣: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。

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:我国疆域内生活的各民族共同组成的、处于同一封建政权的统治之下的国家。

皇帝制度:秦始皇开创的以皇帝为中心,实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。

三公九卿制:秦代中央政府的组成。

郡县制:秦代郡、县两级行政机构的地方管理行政制度,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与考核。地方政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。

中央集权:国家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。

什伍组织:秦代基层自我管理与监督的组织。

上计制:中央政府用来对地方政府实行财政监督和政绩考课的制度。

文书制度: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,以邮传为中心。

典客、典属国:秦代掌管与少数民族交往事务的官职。

楚汉战争: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展开的争夺政权的战争。

黄老无为思想:汉初治国思想。

文景之治:汉文帝、汉景帝在位期间,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,社会稳定,史称“文景之治”。

汉承秦制: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。

郡国并行制:汉初地方行政制度采取的郡县与分封并行体制。

推恩令:汉武帝削弱诸侯王的手段。

中朝: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设立的为皇帝所掌控的内朝机构。

刺史:对辖区内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的官员。

察举制: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、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,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。

屯戍政策:在边疆驻扎军队屯田戍边,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,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。

盐铁官营:由政府垄断盐、铁的生产和销售。

均输平准: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,增加收入,平抑物价。

尊崇儒术: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,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。

丝绸之路:汉代张骞开辟的中西交通道路,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、西亚、欧洲和北非。

大鸿胪:汉朝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。

西域都护府:西汉管理西域军政事务的机构。

乌桓校尉:西汉管理东北地区的机构。

光武中兴: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开创的繁荣局面。

党锢之祸:东汉中期以后,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,触犯了宦官利益,被诬陷为“党人”,遭到严厉镇压,史称“党锢之祸”。

汉赋: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,特点是讲究铺陈排比,辞藻华丽。

乐府诗: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,很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。

五言诗:东汉民间流行的诗歌体裁,语言朴实、生动,传播广泛。

鸠杖:皇帝赐给高龄老人的手杖,以示尊重。

常平仓制度:政府设立的社会救济制度,用于积谷备粮,调节粮价。